苏幕遮 · 夏口江岸夕望

楚天高,襄路迥,水碧沙明,万点寒鸦浸。西北川原烟树暝,放下珠帘,莫使魂销尽。
买村醪,还独饮,莫问英雄,且向渔樵问。一阵西风吹酒醒,牛背江山,无限斜阳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幕遮·夏口江岸夕望》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杨圻创作的一首词,全篇以楚天高、襄路迥为开篇,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的江岸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楚天高,襄路迥,水碧沙明,万点寒鸦浸。西北川原烟树暝,放下珠帘,莫使魂销尽。买村醪,还独饮,莫问英雄,且向渔樵问。一阵西风吹酒醒,牛背江山,无限斜阳冷。

  2. 创作背景与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 《苏幕遮·夏口江岸夕望》创作于清末至民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诗人杨圻通过这首词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境遇的忧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简介: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曾先后担任过詹事府主簿、户部郎中、邮传部郎中等职,并在抗日战争期间移居香港,最终因病去世。
  1. 词作赏析
  • 艺术特色: 《苏幕遮·夏口江岸夕望》在艺术形式上融合了古典诗词的严谨和现代诗的自由灵活。词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水碧沙明”象征着清澈见底的心境,“寒鸦浸”则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此外,词中还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思。
  • 情感表达: 杨圻在词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行为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态度。例如,“莫使魂销尽”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坚持,而“牛背江山,无限斜阳冷”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1. 文化影响与传播
  • 影响传播: 尽管杨圻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但他的作品仍被后人传颂。他的词作不仅在当地受到赞誉,也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研究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的珍贵资料。
  • 现代接受: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苏幕遮·夏口江岸夕望》等经典古诗词再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学习。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了解古人生活、思想的重要窗口。
  1. 教育意义与启示
  • 教育价值: 通过学习《苏幕遮·夏口江岸夕望》,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诗词的魅力和深厚内涵。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生活启示: 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态度能够给予现代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以启示和鼓励。例如,通过学习“莫使魂销尽”的坚韧精神,人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苏幕遮·夏口江岸夕望》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入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生活智慧和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