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随波涌,云阴落地流。
水澄千里镜,天净十分秋。
鹓鹭飞芦渚,凫鹥立浪头。
濯缨方自适,随意泛渔舟。
夜泛莲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泛莲潭》是一首描绘夜晚莲潭景色的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黄文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可以推断他生活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他的诗作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诗歌原文:月色随波涌,云阴落地流。水澄千里镜,天净十分秋。鸳鹭飞芦渚,凫鹥立浪头。濯缨方自适,随意泛渔舟。
诗句解析:
- 月色随波涌:月光随着波浪荡漾,描绘出夜晚莲潭的宁静与美丽。
- 云阴落地流:云朵在地面投下的影子仿佛流动的水纹,增添了夜景的神秘感。
- 水澄千里镜:水面如明镜一般清澈,映照出远方的山峦和天空,展现了广阔的视野。
- 天净十分秋:天空湛蓝无云,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 鸳鹭飞芦渚:鸳鸯和白鹭在芦苇丛中自由飞翔,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凫鹥立浪头:野鸭和鸥鸟在波浪中嬉戏,为夜晚的莲潭增添了一份生气。
- 濯缨方自适:洗涤帽带的人感到自在,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 随意泛渔舟:人们随意地泛舟游玩,享受着宁静的夜晚时光。
艺术手法:整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五言律诗形式,通过对月亮、云彩、水面、鸟类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氛围。同时,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美景的描绘上,更体现在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中。
文化背景: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的双重功能。《夜泛莲潭》作为清代诗人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文化风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夜泛莲潭》不仅是一篇描绘夜晚莲潭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