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风长日正悠悠,兰室初开待莫愁。
一尺腰犹红锦襻,万金鬟更玉搔头。
已障画扇登油壁,好放偏辕促玳牛。
争似秣陵桃叶渡,风波迎接隔江舟。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是明末清初诗人冯舒创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冯舒的生平、诗歌风格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
- 作者简介:
- 冯舒,字已苍,号默庵,又号癸巳老人,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江南常熟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藏书家和校勘家。他的生平经历颇为波折,早年弃举子业从学于钱谦益,后因与清政府有所冲突而在清朝未仕,晚年常常悲痛不已,人称之为“二痴”。
- 诗歌赏析:
- 诗歌背景:在清代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文化思想也处于一个转型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冯舒通过其《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等诗作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感受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
- 诗歌艺术特色:冯舒的诗歌风格独特,讲究字词的选择和意境的追求,反对严羽《沧浪诗话》中的妙悟说,强调诗歌应具有“无字无来历气”。他的这些观点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在《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中,他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和对生活的感悟。
- 文学地位:
- 冯舒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评价。《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被收录在多部重要的文学选集中,如《虞山四大家诗钞》。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冯舒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他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
冯舒的《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义和个人情感体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冯舒的文学成就和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