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名花色最深,章台长带枉垂阴。
红蕖直下方连藕,绛蜡才烧便见心。
只取鸦雏为鬓样,闲调凤语作笙音。
琉璃鸳瓦香泥地,娇屋重楼费几金。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
一树名花色最深,章台长带枉垂阴。
红蕖直下方连藕,绛蜡才烧便见心。
只取鸦雏为鬓样,闲调凤语作笙音。
琉璃鸳瓦香泥地,娇屋重楼费几金。
一树名花色最深,章台长带枉垂阴。
红蕖直下方连藕,绛蜡才烧便见心。
只取鸦雏为鬓样,闲调凤语作笙音。
琉璃鸳瓦香泥地,娇屋重楼费几金。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
一树名花色最深,章台长带枉垂阴。
红蕖直下方连藕,绛蜡才烧便见心。
只取鸦雏为鬓样,闲调凤语作笙音。
琉璃鸳瓦香泥地,娇屋重楼费几金。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诗句“中堂联”。 “中堂”在古代是指天子或皇帝正室的正厅,也泛指朝廷。而“联”在这里可能是指对联,即悬挂在门上的对仗工整、韵律协调的文字。因此,“中堂联”可以理解为悬挂在中堂(天子或皇帝正室)上的对联。 我们逐句解释诗句。 1. “五经博士”:五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博士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通常指学有所成的士人。在这里
钝吟书要 书是君子之艺,程、朱亦不废。我于此有功,今为尽言之: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晋人之理而立法,法定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宋人用意,意在学晋人也。意不周币则病生,此时代所压。赵松雪更用法,而参以宋人之意,上追二王,后人不及矣。为奴书之论者不知也。唐人行书皆出二王
钝吟书要 东坡书有病笔,唐人无此。颜鲁公书磊落嵬峨,自是台阁中物。米元章不喜颜正书,至今人直以为怪矣。 子字分书,横画不飞,倚人直笔,不向左挑起。人字加三撇,是古升字。 黄长睿疑智果书不真,此不习南朝书法也。欧阳公不信遗教经,东坡殊不以为然。宋人蔡君谟书最佳,今人不重,只缘不学古耳。 书法无他秘,只有用笔与结字耳。用笔近日尚有传,结字古法尽矣。变古法须有胜古人处,都不知古人,却言不取古法
钝吟书要 学古人书不可失其本趣,如近世王履吉书,行草学孙过庭,全失过庭意;正书学虞,全不得虞笔。虞云:“先临告誓,后写黄庭。夫子庙堂碑全似黄庭,履吉不知也。过庭与右军,殆无别矣。履吉多险怪,全无右军体,白雀帖尤恶。” 注释:学习古人书法时,不能忘记保持原作的情趣和特色,就像近世的王履吉书法,在行书中学习了孙过庭的风格,却完全失去了孙过庭的精神;在正书中学习了虞世南的风格
诗句鉴赏 感悟诗中意境,领略文学之美 1. 诗句原文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其中一些经典诗句如下: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译文与赏析 这些诗句经过翻译后,可以更加通俗易懂地传达给读者。例如:
诗句 钝吟书要晋人循理而法生,唐人用法而意出,宋人用意而古法具在。知此方可看帖。 译文 晋代的人遵循自然法则而创造出新的书法形式,唐代的人则是根据已有的法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宋代的人则更多地运用自己的意思来创造新的书法风格。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去欣赏书法作品了。 书法中,使用心意是危险的但也是稳定的,新奇而不怪异,这种心意体现在书法的形式中,需要心法的领悟。 行书中,王羲之的作品主要有两篇
赵孟頫出入古人,无所不学,贯穿斟酌,自成一家。译文:赵孟頫广泛学习古今书法,融会贯通,自成一派。 注释:赵孟頫(zhao song xue),元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字子昂、孟頫、松雪,号水仙、鸥屋道人等。 晋、唐旧法于今扫地矣:晋、唐旧法指的是晋朝和唐朝的书法风格。现在这些方法已经被完全抛弃了。 松雪正是子孙之守家法者:赵孟頫是赵家的后代,他坚守赵家的传统书法风格,就像守护家族一样。 尔诋之以奴
钝吟书要 颜书胜柳书,柳书法却甚备,便初学。 译文:颜真卿的书法胜过柳公权的书法,但柳公权书法却很完备,因此我们开始学习。 注释:颜真卿(709-785),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为“颜柳”。 古人作横画,如千里阵云。黄山谷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运腕太疾,起处有顿笔之迹。今人于起处作点,殊失势也。 译文
这首诗是关于书法的评论,主要讨论了赵文敏、张从申、徐季海、钟公等人的书法风格和特点。 诗句: 1. 钝吟书要:形容书法家赵文敏的书法风格。 2. 赵文敏为人少骨力,故字无雄浑之气,喜避难,须参以张从申、徐季海方可。季海筋在画中,晚年有一种如渴骥奔泉之势,老极!所以熟而不俗。张书古甚,拙处人不知其妙也。颜行如篆如籀,苏米皆学之,最宜留心。作法书多失体,布置匀直少势。钟公云:“点不变谓之布掞
钝吟书要 凡学书千字文少不得,(简缘云:千字文是将右军字凑成,智永临写八百本,非永书也。)此是右军旧法,得此便有根本。如二王法帖,只是影子,惟架子尚在,可观耳。 译文: 学习书法时,必须精通《千字文》。这是因为《千字文》包含了许多古代书法家常用的字词,通过学习这些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风格。《千字文》中的字词都是出自右军(即王羲之)的作品中,因此,掌握了《千字文》的技巧和方法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 从来富贵似仙家,弱水蓬山恨较赊。 自向湖头催画艇,全胜岭上驻金车。 行云入暮方为雨,皎日凌晨莫上霞。 若把千年当一夜,碧桃明早合开花。 注释:这是一首描写夏日美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此诗以“次牧”自题,是其与友人相会时所吟之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夏日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中,第一句“殊翁彩翼绣鸳鸯”描述了一个场景:一对色彩斑斓的鸳鸯,象征着美好和谐。这表达了迎接河东君的喜悦之情,如同彩翼翩翩飞舞的鸳鸯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关键词为“彩翼”,指鸳鸯翅膀上绚丽多彩的色彩;“绣鸳鸯”则暗示了这对鸳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夫妻间的恩爱情景。 第二句“深下银钩隔异香”中的“深下银钩”可能是指一幅精美的刺绣或画作
这首诗是元稹的《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四首》之一。全诗如下: 薰风长日正悠悠,兰室初开待莫愁。 已障画扇登油壁,好放偏辕促玳牛。 争似秣陵桃叶渡,风波迎接隔江舟。 注释: - 薰风长日:形容夏日的风和日丽,温暖宜人。薰风,温暖的风。 - 兰室:指兰花香气的房间,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房间。 - 莫愁: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这里代指迎接河东君(即妻子)的女子。 - 一尺腰
注释: 1. 有赠:即《赠答四首》中的第四首,作者在送别友人时写下的一首诗。 2. 隔岸吹唇日沸天:比喻声音传播得非常远,如同太阳在岸边升起。形容声音响亮,传得很远。 3. 羽书惟道欲投鞭:指使者传递消息,如同将军挥舞长鞭一般迅速。比喻消息传达迅速,行动迅速。 4. 八公山色还苍翠:八公山是中国古代的一座名山,这里用来形容山色美丽,依然保持着苍翠之色。 5. 虚对围棋忆谢玄
【注释】: 1. 篷窗偏称挂鱼蓑:篷窗指船舱,偏称是特意为它准备的,这里指朋友。挂鱼蓑是说在船上悬挂鱼网捕鱼。渔具用来捕捞鱼虾等水产品,所以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生活情趣。 2. 荻叶声中爱雨过:荻(dí)叶,即芦苇,叶子细长如丝,风吹过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这里形容雨打在芦苇上的声音。雨过,下雨过后。 3. 莫道陆居原是屋,如今平地有风波:陆居,陆地上居住。原是,本来就是。这里是说
``` 燕二首 解舞腰肢解语声,伯劳相背两轻盈。 将军若爱封侯相,正待金门甲第成。 注释:在欢快的音乐中翩翩起舞,她的腰肢随着舞蹈的节奏扭动,仿佛能解开所有的束缚。伯劳鸟相互追逐,显得轻盈而优雅。如果将军您喜欢这样的女子,那么等待您的就是金马玉堂中的高位与荣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祝愿,希望他能获得封侯之位,并在金门之内建一座宏伟的府邸。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