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人书不可失其本趣,如近世王履吉书,行草学孙过庭,全失过庭意;正书学虞,全不得虞笔。虞云:“先临告誓,后写黄庭。夫子庙堂碑全似黄庭,履吉不知也。过庭与右军,殆无别矣。履吉多险怪,全无右军体,白雀帖尤恶。”

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所谓本领,只是规模古人,然须有取舍,不得巧拙兼效;虽欲博涉诸家,然须得通会,不可今古杂出。唐人尚法,用心意极精。宋人解散唐法,尚新意,而本领在其间。米元章书如集字是也,至蔡君谟则点画不苟矣。坡公立论,亦雅推君谟。

作字惟有用笔与结字,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

钝吟书要

学古人书不可失其本趣,如近世王履吉书,行草学孙过庭,全失过庭意;正书学虞,全不得虞笔。虞云:“先临告誓,后写黄庭。夫子庙堂碑全似黄庭,履吉不知也。过庭与右军,殆无别矣。履吉多险怪,全无右军体,白雀帖尤恶。”

注释:学习古人书法时,不能忘记保持原作的情趣和特色,就像近世的王履吉书法,在行书中学习了孙过庭的风格,却完全失去了孙过庭的精神;在正书中学习了虞世南的风格,却完全无法领会虞世南的笔法。虞世南说过:“先临摹誓言,后写黄庭经。夫子庙堂碑的书法全像黄庭经一样,王履吉却不知道。孙过庭和颜真卿的书法几乎没有区别,王履吉的书法过于险恶,完全没有颜真卿的风范,尤其是《白雀帖》更是如此。”

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所谓本领,只是规模古人,然而必须有所取舍,不能随意模仿;虽然想要广泛学习各种名家的作品,但是必须能够融会贯通,而不是今古混杂。唐人尚法度,使用心意非常精细。宋人解散了唐人的法度,崇尚新意,而他们的本领在其中。米元章的书法如同集字一般,到了蔡君谟则注重点画的自然。苏轼提出的意见,也认为蔡君谟最为推崇。

作字惟有用笔与结字,用笔在于运用笔势,但是必须收放有度。结字在于得到真实的状态,但是必须映带匀美。

赏析:这首诗主要探讨了书法艺术中的“本领”和“心意”。本领指的是书法技巧和风格,心意指的是书法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追求。诗中通过对比王履吉、孙过庭、虞世南、颜真卿、米芾、蔡襄等名家的书法特点,强调了学习书法时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对古人风格的理解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批评了一些书法家过分依赖某种风格而失去个性,以及一些书法家在创作时的随意性和不严谨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