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调元
这首诗是近代诗人宁调元的,诗的原文如下:一呼一吸一障碍,始信不如归去休。 楚水楚山皆是恨,蛮烟蛮雨那堪愁。 陆机感逝当年赋,宋玉悲来何处秋? 宁调元(1890年—1943年),近代诗人,字剑人,别号石湖、石湖山人、石湖散人等。宁调元出生于浙江绍兴,曾担任过浙江省议会秘书长及教育厅长等职务。其创作广泛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体裁,尤其以咏史抒怀和写景抒情见长。他的诗作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磷冉冉入空林,牛鬼蛇神画壁森。 - 注释: 磷(一种光的微粒),秋天的光芒在树林中缓缓移动。 - 译文: 秋光渐渐融入空荡的树林,仿佛是牛、鬼、蛇等神话生物在壁上生动地展现。 2. 自悔危时轻出处,亦知天道有晴阴。 - 注释: 自省过去在困难时期轻率地选择离开。意识到自然规律中有好有坏,就像天气一样多变。 - 译文: 我后悔在困难时期轻易离开
诗句释义及赏析: 夕阳归雁数行斜,人渐蹉跎鬓渐华。 - 夕阳归雁数行斜: 描述傍晚时分,几只归雁排成斜线飞过天际,形象地描绘了晚霞中的景色。 - 人渐蹉跎鬓渐华: 表达随着时间的流逝,主人公(可能指作者自己)逐渐感到岁月的蹉跎,发鬓也开始变得花白。 竟有潢池惊上座,微闻银汉滞仙槎。 - 竟有潢池惊上座: 这里用“潢池”比喻某种突发的变故或灾难,使得原本平静的场景突然变得紧张和动荡。 -
秋兴,用草堂韵 见说降幡出石头,已伤离乱更伤秋。 安排浊酒消长夜,欲掘青天寄古愁。 世味早知成腐鼠,人情何况逐浮鸥。 茫茫前路无归处,暮雨西风江上舟。 注释: 见说降幡出石头:听说有使节从石头城出发投降了。 已伤离乱更伤秋:已经因为战乱而伤心,又因为秋天的到来更加伤感。 安排浊酒消长夜:准备喝些浊酒来驱散这漫长的夜晚。 欲掘青天寄古愁:想要挖开青天,把古代的忧愁全部寄托上去。 世味早知成腐鼠
【诗句释义】 1. 却从南苑望东林,江水无声暮气森。 - 却:转折,重新;南苑:指京城附近的皇家园林;东林:即东寺林,在长安城南,是唐代文人墨客经常游览的地方; - 江水:指渭水;无声:静谧;暮气森:傍晚的阴森气氛; 2. 明日黄花堪插鬓,他时绿叶又成阴。 -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时效或不再新鲜的人或事;插鬓:古代妇女把花朵装饰在头发上; - 他时绿叶:形容时间流逝;又成阴:形容岁月的变迁。 3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不堪雨细又风斜,心绪都如未展华。 - 关键词:不堪、雨细、风斜 - 注释:诗人无法忍受秋天的小雨和斜风,他的心境如同未绽放的花蕾一般,既脆弱又充满期待。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情感。秋雨和秋风使诗人的心情变得忧郁和孤独,但他的内心仍然保持希望和期待。 2. 汉上惊鸿冰作影,银河彩凤玉为槎。 - 关键词:汉上、惊鸿、冰作影、银河、彩凤、玉为槎 - 注释
【注释】 百尺:高,指楼。 围墙:墙垣。落晖:夕阳。 囚徒:被囚禁的人。生死事:指生与死。 孤雁:离群的雁。都道:全说。寒蛾:寒蝉。伴火飞:比喻为火所烧。 玩世文章:指玩弄世事的文章。独往:独自行动。 中年:中年时期,这里指四十岁。哀乐:悲伤和快乐。 云英:美女,这里借指妻子。待嫁:等待出嫁。徐娘:徐姬,这里代指妻子。老:年纪大了。 漫:随意,随便。问:询问,打听。瘦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监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以下是逐句的解读与赏析: 拒狼进虎亦何忙,奔走十年此下场。 拒绝狼(比喻困难和敌人)和进入虎(象征强大和成功),但为何忙碌?因为已经奋斗了十年,现在到了这个结局。 吉网罗钳新伎俩,牛头马面旧跳梁。 “吉”字暗指吉祥,“网罗”指束缚、控制。这里表示通过巧妙的手段来约束和控制。而“牛头马面”则是指神话中的两个恶鬼,这里用来讽刺那些过去猖狂捣乱的人。
诗句如下: 望渺渺兮隔海溟,鲸鲵未斩浪花腥。 杜鹃啼血千山紫,春草连烟万里青。 百二山河同败絮,两三亲友各飘萍。 伤心又过清明节,樽酒招魂何处汀? 注解与赏析如下: 1. 望渺渺兮隔海溟: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海面,视野中只有一片模糊的海水和天空,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亡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2. 鲸鲵未斩浪花腥:诗人用鲸鱼和鲨鱼未被斩杀来比喻那些破坏国家的恶势力仍然存在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其内容为: 秋兴,再叠前韵 朝来烟雾蔽清晖,魔力渐高道力微。 何日黄龙能直抵,只今乌鹊尚南飞。 旧人渐散空相忆,壮志犹存未忍违。 从此蓬山天样远,休论燕瘦与环肥。 注释: - 诗题:秋兴 - 朝来烟雾蔽清晖:早上时浓雾遮住了阳光。 - 魔力渐高道力微:指修行者的力量逐渐减弱。 - 何日黄龙能直抵:何时才能看到真龙(皇帝)出现。 - 只今乌鹊尚南飞:如今乌鸦仍向南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