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义孤臣立,文章藻士专。
古称三不朽,今孰两能全。
崇庆推名牧,陪京产硕贤。
惊才袁白燕,逸思李青莲。
盾檄新磨墨,囊诗旧选钱。
南宫衣染汁,西蜀舄飞仙。
井络千盘栈,邛关九折鞭。
文翁兴学校,宓子奏歌弦。
十里青山句,一犁秋雨篇。
鹭鸥行县景,蜂鸟放衙缘。
治本诗书饰,胸无利欲牵。
炼神冰雪淡,养气柏松坚。
小丑跳梁日,先生报国年。
金川屯壁垒,昔岭拥辎軿。
粟挽萧何籍,饷丰陶侃船。
量沙筹算远,聚米阵图连。
制府褒勋绩,端僚庆擢迁。
泉流晨拜井,书逐夜鸣鸢。
猝尔凶渠值,喧然战鼓阗。
虫沙同化矣,玉石并焚焉。
公曰驱车赴,吾宁裹革捐。
刀挥竖首落,血喷贼衣溅。
揭揭虬须奋,岩岩电目悬。
睢阳方命霁,来歙正呼延。
箕尾骑孤去,壶头迹显传。
魂归辽海表,庙立浣溪边。
百代神灵护,千秋俎豆绵。
巷思遗爱哭,碑为感恩镌。
遗稿良朋辑,幽光太史宣。
何时遵剑外,瞻像拜祠前。
题恤赠中宪大夫常理斋爱吟草殉节录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恤赠中宪大夫常理斋爱吟草殉节录后》是一首由明代文学家王守仁创作的长诗,全诗共八卷,主要记述了作者对友人常理斋的哀悼之情。该诗以悲愤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对亡友的怀念与哀思,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和牺牲精神的高度赞扬。
该诗创作于明正德六年(1501年)至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守仁在浙江绍兴任职期间所写。当时他正在筹备平定宁王之乱,而常理斋却不幸遇害,这使得作者悲痛万分,遂作此诗以悼念亡友。
该诗内容深刻,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被誉为明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死、忠诚和牺牲精神的深深理解。
在文学价值方面,《题恤赠中宪大夫常理斋爱吟草殉节录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背景和文人的思想观念,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同时,该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十分独特,如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