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谭晴畬

不作人间汗漫游,归来且自系虚舟。
一林萧叶云生肘,四壁残镫屋打头。
铁笛凄霜山榻冷,草衣飘雪石田秋。
贫家剩有知交在,樽酒鸡鱼话未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谭晴畬》是清代诗人冯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诗人简介:冯钺,字锡珍,一字勋侯,鹤山人。道光辛卯举人,官大埔教谕。其有《敬业堂集》,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
  • 诗歌风格:冯钺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1. 诗歌原文
    不作人间汗漫游,归来且自系虚舟。
    一林萧叶云生肘,四壁残镫屋打头。
    铁笛凄霜山榻冷,草衣飘雪石田秋。
    贫家剩有知交在,樽酒鸡鱼话未休。

  2. 诗歌解析

  • 主题思想:“不作人间汗漫游”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追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一林萧叶云生肘”,描绘了一幅萧瑟秋日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感慨。“铁笛凄霜山榻冷”,则透露出诗人孤独、清冷的情感体验,以及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互动和内心世界的映照。
  • 艺术手法:此诗使用了意象丰富的比喻手法,如“一林萧叶云生肘”、“四壁残镫屋打头”、“铁笛凄霜山榻冷”等,形象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1. 社会影响与评价
  • 文化价值:《赠谭晴畬》作为冯钺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研究清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该诗以其精湛的语言技巧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读者反响: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成为传颂一时的佳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引人深思。

《赠谭晴畬》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典诗作,也是冯钺个人情感和哲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首长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理解冯钺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