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吴企晋王琴德曹来殷游沧浪亭分韵得蓑字

石径精庐近,相携载酒过。
白云山色远,黄叶雨声多。
异地仍佳节,天涯足放歌。
五湖秋望好,拟制钓鱼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同吴企晋王琴德曹来殷游沧浪亭分韵得蓑字》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沧浪亭与朋友们饮酒作乐的情景。

首句“九月九日重阳节”点明了时间,也表明了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佳节。接着,“沧浪”二字既指出了地点,又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和心境。沧浪,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这里指代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

接下来的“菊酒茱萸香满地”,描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喝菊花酒、吃茱萸。这既是对节日的赞美,也是对古人风俗的传承。

“吴企晋王琴德曹来殷”,这几句诗描述了诗人的朋友们,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才能和特长。吴企、晋王、琴德、曹来殷都是诗人的朋友,他们各有特色,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最后一句“共赏中秋明月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欣赏明月的美好时光。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和谐。这里的“中秋明月”既指自然景观,也暗喻了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纽带。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和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