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阻风

洲若香消岸荻秋,离人虚系五更舟。
晓来谁唱横江曲,恶浪无情也白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横江阻风》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身处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下是关于《横江阻风》的相关介绍:

  1. 作者简介:《横江阻风》的作者黄景仁,号鹿菲子,生于1749年,卒于1783年,江苏武进(今常州)人。黄景仁年轻时曾进入安徽学政朱筠幕府,后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被选拔为武英殿书签官,并最终加捐县丞。他的诗歌创作才华在清朝乾隆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2. 作品原文:《横江阻风》这首诗中,黄景仁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描写了江面上的景象:“洲若香消岸荻秋,离人虚系五更舟。”这句诗通过“洲若香消”形容江水之清澈见底,“岸荻秋”则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氛围。“离人虚系五更舟”则透露出诗人孤独地等待或漂泊在外的情感状态。
  3. 整体翻译:将《横江阻风》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这样理解:“洲上仿佛残留着芬芳,岸边的荻花在秋风中摇曳。孤身一人,我如同被五更的寒潮所束缚的船只,四处飘泊。”这一句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美景,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黄景仁的《横江阻风》以其深沉的情感、精湛的技巧以及深刻的意境,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作品,人们可以窥见到一个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