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有高亭,亭与城相向。城雉衔西山,走青嶂。残云时一白,破碎失山状。
对山开长筵,兴酣酒力王。中有清气通,逌然发高唱。
入座皆俊物,能容我跌宕。转嫌眼界窄,三面碍屏障。
欲撤不可得,悄焉思远扬。疾觅快马骑,径去不复让。
岂困困酒逸,略似放翁放。一里得高台,于此足辽旷。
野风四面合,始觉所居亢。尺五韦杜天,幕我作行帐。
城远随野阔,一线空烟漾。入云翻冻旗,暮角隐悲壮。
北眺瓦一垤,万户走鳞浪。倏被暝色催,几处远镫亮。
九门将传钥,三殿久散仗。而我此徘徊,清绝转凄怆。
回忆亭中人,不见此台上。兴至各有适,何必两相望。
抚景伤我心,愿托陶家葬。去去应复来,行行重惆怅。
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是现代文学家朱自清于193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该文以作者在1925年冬天的北京为背景,通过对北京冬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和人性美的理解与感悟。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背影》、《荷塘月色》等文章更是经典之作。而《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则是其作品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篇。
这篇文章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京冬日里雪后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体验。通过描写雪后京城的宁静、清新和美好,以及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雪后集陶然亭先归道登黑窑厂》是一篇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的散文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