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慢·春日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
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丑奴儿慢·春日》是清代诗人黄景仁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丑奴儿慢·春日》的作者是黄景仁,他是一位具有高洁品格和卓越文学才能的清朝诗人。黄景仁与同时代的王昙并称为“二仲”,与洪亮吉并称“二俊”,是毗陵七子之一。他的诗作多抒发了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
  2. 诗词原文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3. 词意解析:“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这句话描绘了春天景色的变换,如同一卷流动的画卷,春日里时光匆匆,似乎难以捉摸。“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野风轻拂,草上白烟袅袅上升的生动场景。“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这句则表达了小桃花已经开过,无人知晓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孤独和隐秘。“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回忆过去三年或五年的时光,仿佛就在昨日。“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可能是某个人留下了痕迹,使得空枝上沾满了泪水般的斑痕。“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则是提醒人们低头看看自己的影子,它正映照在春池之中,显得憔悴而无助。“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这里的“伊”代指所思之人,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寻,但不应为相思所困。
  4. 诗词鉴赏:黄景仁的《丑奴儿慢·春日》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象,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文人韵味,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5. 文化意义:黄景仁的这首《丑奴儿慢·春日》不仅是其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黄景仁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气息。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

黄景仁的《丑奴儿慢·春日》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篇,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思。这首词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词感受到古人对于生活、自然以及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表达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