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从京口渡,水向海门流。
岛屿一篝火,芙蓉三面楼。
潮随明月上,山入大江浮。
回首髫龄事,金焦同日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船从京口渡,水向海门流。
岛屿一篝火,芙蓉三面楼。
潮随明月上,山入大江浮。
回首髫龄事,金焦同日游。
“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过金山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全名《游焦山作》,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七月。这首词描绘了苏轼游焦山后乘船经长江到瓜州时月夜经过金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他超然物外、潇洒旷达的心境。
下面是这首词的全文:
游焦山后江行三十里收瓜州口月夜过金山作
苏轼
游焦山,下临大江。
山高木落,水寒风劲。
泛舟绝浪,横石危壁。
仰窥天光,俯听人语。
望中天地,一色无际。
万顷波涛,一时涌起。
心摇目眩,恍若置身海上。
夜深月明,独上危楼。
星汉灿烂,云海翻腾。
倚槛凝望,不觉泪滴衣襟。
归舟已远,心事重重。
人生如梦,何必苦求?
世间万事,皆为过客。
回首往昔,笑谈风云。
此词通过描写苏轼游焦山后的江行经历及月夜经过金山的场景,展现了他的豪迈情怀与豁达胸襟。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丰富,是苏轼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