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谢对越赋寄

梦回愁不去,烧烛看君诗。
吟到怀人句,依然载酒时。
山城黄叶蚤,海岸白云迟。
翘首关山路,含凄未有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梦谢对越赋寄》是清代裘琏创作的一首诗,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裘琏,字殷玉、号麓村、永明子,别署莪废子。他是浙江慈溪横山裘墅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七十余岁。裘琏以诗名,工诗文,有《复古堂集》《横山诗文集》《玉湖诗综》等著作流传后世。在科场上失意达五十余年,直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才通过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及《三楚志》而得见重用,最终得以进士及第。

  2. 作品原文与赏析:诗句“梦回愁不去,烧烛看君诗”描绘了诗人深夜独自焚烛阅读友人诗歌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怀旧和思念之情。“吟到怀人句,依然载酒时”则反映了诗人在饮酒吟诵中怀念远方的朋友,时光流转中依旧怀念昔日同饮的欢乐。“山城黄叶蚤,海岸白云迟”则展现了诗人身处异地,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凄凉和孤独,表达了他对于朋友归期的期待与不安。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深情厚意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感情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3. 艺术特点:《梦谢对越赋寄》的艺术特点体现在其精巧的构思与深情的表达方式上。诗人巧妙地通过夜晚的烛光和友人的诗歌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绪,既展示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也反映出他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该诗的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诗意,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4. 历史影响:裘琏的作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使得《梦谢对越赋寄》成为了研究清代文人诗歌的重要文本。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文化的背景,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5. 现代价值: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梦谢对越赋寄》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仍然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它不仅仅是古代文人抒发情感的工具,更是现代社会人们理解人性、感受友情与乡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现代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深远的影响。

《梦谢对越赋寄》不仅是裘琏个人的代表作,也是清代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