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山色佳,峰峦互陵跨。
置身万绿中,衣袂与之化。
晓凉风疏疏,候已殊藻夏。
枫林数叶丹,感此秋气乍。
逶迤上白沙,旭影林际射。
坡陀八九重,高下势衔卸。
进步恃前猛,稍懈力不暇。
山腰簇人居,结构仿台榭。
飞檐翼奔泉,百尺向空泻。
潺湲赴沧峡,茶洋递迎迓。
殷雷转空壑,万古阅晨夜。
不厌尘根喧,濯缨就岩罅。
他年傥重过,诛茅数弓借。
枕漱高人踪,泉石本无价。
南平道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平道中”是清代诗人褚廷璋的诗歌作品《南平山色佳,峰峦互陵跨。置身万绿中,衣袂与之化。晓凉风疏疏,候已殊藻夏。枫林数叶丹,感此秋气乍。逶迤上白沙,旭影林际射。坡陀八九重,高下势衔卸。” 这首诗描绘了福建省南平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南平道中》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气息的古诗词。诗中描述的南平山色秀美、峰峦起伏,以及万绿之中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脱俗的世界。诗中的“飞檐翼奔”等意象,不仅形象地勾勒出建筑的轮廓,也透露出作者对建筑风格的喜爱和赞赏。诗的最后两句“稍懈力不暇,山腰簇人居”,则展现了南平市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
《南平道中》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它还体现了清代的文化背景。通过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信息,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其艺术价值所在。例如,诗中提到的“延平府中学堂”和“延平府师范学堂”的历史背景,为人们提供了研究清代教育史和文化史的重要线索。
《南平道中》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它的研究和传承,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代文人墨客的才情和智慧,还能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