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王小楼伴耕楼

观稼最宜楼,御雨莫如瓦。
小楼岂区区,时有清风洒。
花木纷四围,肯舍场师槚。
耕读课儿孙,即此是弓冶。
冬曝南荣前,暑卧北窗下。
高朋时往还,唱和殊不寡。
我生今倦游,乘兴亦聊且。
久悟虫能虫,今知马非马。
感君移酒肴,论诗进三雅。
后会当有缘,付诸造物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饮王小楼伴耕楼》是清代诗人路德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深入探讨此诗:

  1. 诗歌原文
  • 观稼最宜楼,御雨莫如瓦。
  • 小楼岂区区,时有清风洒。
  • 花木纷四围,肯舍场师槚。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路德,字子方,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学者和诗人,尤擅长诗词。
  • 创作时期:这首诗作于清代中后期,具体时间不详。
  1.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饮王小楼伴耕楼》以“观稼”、“御雨”为题,巧妙地结合了农耕与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小楼虽小,但足以容纳清风和花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精致观察。
  • 文化内涵:诗中的“耕读”二字,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理想生活方式。路德通过描绘小楼内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
  • 艺术手法: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并列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小楼的自然美景和小楼内的生活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诗意美感。

《饮王小楼伴耕楼》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