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寺歌

圣泉古寺烟波里,规矩双亭凌空起。怪石㟏岈吐幻云,游鱼拨剌跃清水。
忆昔巴渝太守贤,佐以司马沧州李。公余飞盖时来游,指点亭台赋燕喜。
太守迁擢感沧桑,司马青衫欲断肠。荷叶田田留败苇,雕栏曲曲剩方塘。
矩亭零落规亭改,空余佛刹尚爽垲。载酒宾从旧已非,种桃道士竟谁在。
我来信宿向寺中,蒹葭苍苍万事空。君不见池上生祠今非昔,已写汉前将军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圣泉寺歌》是清代诗人靳荣藩的一首七言律诗,描述了圣泉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圣泉古寺烟波里,规矩双亭凌空起。
    怪石㟏岈吐幻云,游鱼拨剌跃清水。
    忆昔巴渝太守贤,佐以司马沧州李。
    公余飞盖时来游,指点亭台赋燕喜。
    太守迁擢感沧桑,司马青衫欲断肠。
    荷叶田田留败苇,雕栏曲曲剩方塘。

  2. 诗意解析

  • 圣泉古寺:描绘了圣泉寺的地理位置及其古老的氛围。
  • 规矩双亭凌空起:形容圣泉寺中的两座亭子如同凌空而起,具有极高的建筑艺术。
  • 怪石㟏岈吐幻云:形容圣泉寺周围怪石嶙峋,云雾缭绕的景象。
  • 游鱼拨剌跃清水:生动地描写了圣泉寺内清澈见底的泉水与游动的鱼儿相互嬉戏的情景。
  • 巴渝太守贤:提到了巴渝(今重庆市一带)的地方长官,他们的贤明为圣泉寺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 司马沧州李:此处提及的人物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名叫沧州李的人,他与巴渝太守一同为圣泉寺增色。
  • 公余飞盖时来游:描述了官员在闲暇之余,驾着华丽的车盖来到圣泉寺游览的情景。
  • 指点亭台赋燕喜:表达了诗人对于圣泉寺中亭台楼阁的喜爱之情,以及在此赋诗作乐的美好时光。
  • 太守迁擢感沧桑:反映了地方长官升迁的变迁给圣泉寺带来的变化,同时也体现了世事沧桑之感。
  • 司马青衫欲断肠:用“司马青衫”形容诗人因感慨世事而泪流满面的悲伤心情。
  • 荷叶田田留败苇:描绘了圣泉寺周围的荷叶茂盛,留下被废弃的芦苇,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
  • 雕栏曲曲剩方塘:描述了圣泉寺中曲折的栏杆旁,留下的一方静谧的池塘。
  1. 文学价值
  • 自然描绘:诗中对圣泉寺周边的自然景观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如烟波、怪石、游鱼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 历史背景:通过对巴渝太守和司马沧州李的描述,展示了唐代及之前的历史背景,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圣泉寺的历史变迁和个人经历,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景的珍惜之情。
  1. 文化意义
  • 文化遗产:圣泉寺作为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其历史和自然景观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文学鉴赏:《圣泉寺歌》不仅是一首诗,也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它以其精美的词句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叹。
  • 旅游推广:诗中的圣泉寺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

《圣泉寺歌》不仅以其美丽的诗句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个古老寺庙的历史记录,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