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荣藩
【注释】 (1)池上:指池边。 (2)呈愿东岩:指诗题。 (3)水苔生:指雨后池边的水草长出了新芽,绿油油的。 (4)岸:指池边的土地。 (5)柳丝:垂柳的枝条。 (6)翠影繁以缛:指垂柳的枝叶茂密,绿影斑斓。 (7)水荭花:一种水生植物,花为白色或淡红色。 (8)凫(fú):即野鸭,水鸟的一种。 (9)雅不与鱼争:意谓不与池中的鱼儿争食。 (10)濠梁:《庄子·外篇·秋水》:“子非鱼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对金莲花的赞美。以下是逐句解读: 1. 金莲花生长于龙门边外,边缘呈陂陀状,芙蓉菡萏(荷花)交相辉映。 2. 花朵妍美如重台滴下的露水,洁白如百子凌清波。 3. 花蕊脆嫩如并头(即双生)的太阳照耀,如同千叶春风和煦。 4. 观察花朵黄中通理吉(即黄色的花瓣),才发现它不是寻常的荷花。 5. 回忆起金源(指金朝)绍耶律时,行宫帐篷殿宇都显得高大雄伟。 6.
咏史·熹庙臣工 熹庙臣工只两途,忤珰取祸附珰污。 华亭避世朝班里,秋水闲鸥半有无。 此诗为明代文人靳荣藩所作,描绘了历史上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与隐逸生活之间的对比。诗中“熹庙”指的是明代的朱祁镇皇帝(明宣宗),而“华亭避世”则是用来形容一些官员选择在朝中隐退,过一种远离权力中心的生活。 首句“熹庙臣工只两途”,指出朝中的官员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直言进谏而被皇帝疏远(即“忤珰”)
注释 圣泉古寺烟波里,规矩双亭凌空起:圣泉寺位于烟雾缭绕的水边,有两座规则对称的亭子高耸云霄。 怪石㟏岈吐幻云,游鱼拨剌跃清水:奇特的怪石矗立在山涧,仿佛吐出了变幻莫测的云彩;游动的鱼儿划破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忆昔巴渝太守贤,佐以司马沧州李:回忆起过去巴渝太守的贤明,他得到司马沧州李的辅佐。 公余飞盖时来游,指点亭台赋燕喜:在闲暇之余,他经常驾车前来游览,指点着亭台楼阁
《咏史·南国烟花势已销》是清代诗人靳荣藩所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诗句释义: 1. 南国烟花势已销:这里的“南国”指代南方地区,而“烟花”通常用来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势已销”则意味着这种繁荣已经消逝。 2. 鼓声又杂浙江潮:浙江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象征着力量和生机。“鼓声又杂”可能是指战鼓之声与潮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注释】 黍(shǔ)油油:形容草木茂盛。尺土东南势莫留:指在东南的一小块土地上建都,没有前途。君管烟花臣水火:比喻君臣之间相互矛盾。枉教开府向扬州:白白地封赏了官爵。 【赏析】 《咏史》是一首咏史诗。这首诗借咏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来讽刺当朝权贵。 诗中前两句以“中原”为背景点明时代,后两句以“东南”、“水火”、“烟花”、“开府”、“扬州”等关键词为线索,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咏史》 大凌河水接雄关,啼笑
雨后水苔生,与岸同一绿。 柳丝覆其上,翠影繁以缛。 池中水荭花,下有群凫浴。 雅不与鱼争,各随性所欲。 是时偕我友,共坐论心曲。 濠梁岂在远,妙理斯亦足。 天趣日日新,古谊以相勖
龙门边外缘陂陀,芙蓉菡萏交枝柯。 妍如重台滴早露,洁如百子凌清波。 脆如并头晓日映,正如千叶春风和。 却看黄中通理吉,才知不是寻常荷。 忆昔金源绍耶律,行宫帐殿俱嵯峨。 肇锡嘉名曷里改,金枝玉叶原非讹。 莲曲新翻白羽起,莲杯既醉朱颜酡。 遂令此花得所遇,史臣载笔为编摩。 五百年来岸谷异,只随塞草缘山阿。 退之无繇咏玉井,子安不复谣黄螺。 夙闻五台此花盛,裕之游赏曾吟哦。 曷为塞垣竟寂寞
圣泉古寺烟波里,规矩双亭凌空起。怪石㟏岈吐幻云,游鱼拨剌跃清水。 忆昔巴渝太守贤,佐以司马沧州李。公余飞盖时来游,指点亭台赋燕喜。 太守迁擢感沧桑,司马青衫欲断肠。荷叶田田留败苇,雕栏曲曲剩方塘。 矩亭零落规亭改,空余佛刹尚爽垲。载酒宾从旧已非,种桃道士竟谁在。 我来信宿向寺中,蒹葭苍苍万事空。君不见池上生祠今非昔,已写汉前将军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