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烟花势已销,鼓声又杂浙江潮。
孤臣不采西山蕨,肯负生徒待柳桥。

《咏史·南国烟花势已销》是清代诗人靳荣藩所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 诗句释义
  1. 南国烟花势已销:这里的“南国”指代南方地区,而“烟花”通常用来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势已销”则意味着这种繁荣已经消逝。
  2. 鼓声又杂浙江潮:浙江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象征着力量和生机。“鼓声又杂”可能是指战鼓之声与潮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激昂而又悲壮的氛围。
  3. 孤臣不采西山蕨:这句诗中的“孤臣”指的是忠诚的大臣,“西山蕨”是一种生长在山区的蕨类植物,这里用来比喻那些坚守岗位但不被重用的官员。
  4. 肯负生徒待柳桥:这里的“生徒”指的是学生或门徒,“柳桥”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点,可能是一个桥梁,这里暗示了等待与教导的情景。
  • 译文
    南国的烟花已经消失,鼓声又混杂着浙江潮的声音。作为一位不屈的孤臣,我不愿意采摘西山的蕨菜,也不愿辜负我的门徒们,他们一直在等我在柳桥下等待。
  •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历史的瞬间,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不再的哀叹,以及对那些坚守岗位却不得志的官员的同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使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