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以諴
四月望日宿泐巴泉,雨雪,次日早行,晴霁 首夏东归去路宽,泐巴行馆客衣单。 侵晨忽把羊裘换,蚱夜犹怜兔魄寒。 雨歇风清云渐散,雪消砂硬土全干。 四时一月都经过,好作炎凉世态看。 注释: 四月望日:指的是农历四月十五日。 宿冽巴泉:在冽巴山的泉水旁过夜。 雨雪:形容天气寒冷,下着小雨,还可能有雪花飘落。 次日早行,晴霁:第二天早上天晴了。 首夏:初夏。 东归去路宽:指回家的路又宽阔了
【注释】 果:结果。否:如果。此:指此地(指镇西)。扼喉:咽喉要地,比喻重要的军事要地。 东旋:指从西边返回。策骑:指骑马。偶停休:偶然休息。 放衙:解除职务的官吏。吏役:办事的差役。闲于鹤:像鹤一样悠闲。待食兵民:等待食物的兵士和百姓。瘦似鸠:象乌鸦一样消瘦。 报国:为国家效力。心转逆:心意变得叛逆。时:时常。 辞官:辞去官职。无计:没有办法。老还留:仍然留在身边。 归来:回家。万里
注释:公倘若再次来到此地,一定补写诗篇题写在黄鹤楼的墙壁上; 殿堂依旧保持旧有的规模,更增添了砥柱镇中流的雄伟气势。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黄鹤楼为背景,运用典故,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首句“公倘重来”,指的是孙权、刘备、曹操等历史人物如果再世,他们一定会重新登上黄鹤楼,补写诗歌,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之情。第二句“堂仍旧贯”,指的是孙权曾经建立的江东基业仍然延续
诗句: - 一镜波涵两点山,几番新涨浣孱颜。 - 落日犹怜飞鸟倦,疏钟惟报老僧间。 -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江的情境,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 诗中用“两点山”来形容江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用“飞鸟倦”来表达夕阳西下时鸟儿归巢的情景。 -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扬子江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逐队輶轩瞬十年,使车重度意怆然。 楼头风景怀骚客,海内才名己谪仙。 拓我胸襟歌楚调,思君面目梦庐巅。 从今莫问嚣尘事,好趁间情学乐天。 逐队輶轩(yóu xuān)瞬十年,使车重度意怆然。 逐队:指随同朝廷的使节出外巡边;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 瞬:即一晃,转眼间。 使车:指使臣的车驾;重度:深深感慨之意。 楼头风景(lóutóuzhēnɡfēnɡjùnɡ):指登上高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 骚客
首夏东归去路宽,泐巴行馆客衣单。 侵晨忽把羊裘换,蚱夜犹怜兔魄寒。 雨歇风清云渐散,雪消砂硬土全干。 四时一月都经过,好作炎凉世态看
果否西疆此扼喉,东旋策骑偶停休。 放衙吏役闲于鹤,待食兵民瘦似鸠。 报国有心时转逆,辞官无计老还留。 归来万里君恩重,却笑书生亦白头
逐队輶轩瞬十年,使车重度意怆然。 楼头风景怀骚客,海内才名己谪仙。 拓我胸襟歌楚调,思君面目梦庐巅。 从今莫问嚣尘事,好趁间情学乐天
一镜波涵两点山,几番新涨浣孱颜。 人行短笛渔歌里,春在垂杨暮霭间。 落日犹怜飞鸟倦,疏钟惟报老僧间。 南风傥得催归棹,第一泉甘饱酌还
清湖北咸宁人,字鹤皋。 道光三年进士。 累擢为奉天府府丞。 咸丰间迁左副都御史,会太平军破扬州,乃自请从军,以刑部侍郎帮办军务,与太平军相持于江北。 曾用幕客钱江策,于扬州仙女庙等地,创收厘捐以助饷,为厘金之始作俑者。 官至光禄寺卿。 有《雨香书屋诗古文》。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