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径盘盘缘细缕,行步圯侧屡跛蹶。
绝顶望见天际峰,一一排张如析翟。
镂冰错锷森万象,高接彤云暗空白。
槎丫老树杂野梅,忍冻作花少颜色。
岩流挂玉何纷垂,互与枯藤缚危石。
狐兔不出飞鸟尽,茫茫大地无人迹。
山中应有素书在,安得相逢羽衣客。
登叠石岭望霁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叠石岭望霁雪》是一首诗歌,由厉志所作。这首诗描绘了攀登石岭时所见的壮观景色和内心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诗歌原文:
危径盘盘缘细缕,行步圯侧屡跛蹶。
绝顶望见天际峰,一一排张如析翟。
镂冰错锷森万象,高接彤云暗空白。诗歌赏析:厉志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攀登石岭时的艰难与壮丽的自然景观。“危径盘盘”形容山径狭窄而危险,诗人在险峻的山路上步履蹒跚。“行步圯侧屡跛蹶”则描绘了诗人行进中的困难和挫折感。然而,当他站在高处俯瞰,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震撼:远处的山峰连绵不绝,如同解开的马尾,形象生动。诗中还通过“镂冰错锷森万象,高接彤云暗空白”等句,展现了雪后山峦的清晰轮廓和云雾缭绕的奇妙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
艺术风格:《登叠石岭望霁雪》的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意境宏大而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其次,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象。最后,这首诗的结构和韵律都处理得相当巧妙,使得整首诗歌既流畅又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虽然关于厉志的详细生平及《登叠石岭望霁雪》的创作背景的具体信息较少,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作者登山过程中或登山之后所创作的。在古代中国,登山不仅是文人墨客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他们观察自然、寻找灵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厉志可能在一次登山之旅中受到美景的触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登叠石岭望霁雪》是一首集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的古典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也体现了古代中国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在思想文化层面有着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