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福清竹院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
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
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
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
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
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
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
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过福清竹院》是清代厉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厉鹗(1642年—1710年),字太鸿,号樊川、白香山外史,钱塘人,清代诗人、文学家。厉鹗与高士奇、徐乾学、施闰章等并称“浙西四大家”,其诗以清新脱俗见长,尤擅长写景抒情。
  1. 作品原文
  •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
  • 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
  • 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
  • 有如列仙儒,初日晞藓发。
  • 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
  • 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
  • 护此无尽镫,常依妙香窟。
  • 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1. 诗句解析
  • 探幽勇晨兴:描绘了早晨起床后,怀着对自然之美的好奇和追求,勇敢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 静院钟未歇:表现了清晨时分,寺庙中钟声悠扬,打破了宁静的晨曦,增添了一丝生活的韵律。
  • 晴烟映竹澄:用“晴”字点出天气晴朗,而“烟”则暗示着雾气或云彩,映照在竹子上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 残月转花没:描绘了夕阳西下,月光渐渐退去,花朵也随着夜色的深沉而逐渐闭合的情景。
  • 地僻养灵姿:表达了偏远之地更显其自然之灵气和美丽。
  • 霏润蒙玉骨:形容露珠或云雾覆盖在植物上,如同玉石般温润光泽,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和生命力。
  • 有如列仙儒:借用仙人和学者的形象,比喻这个地方充满了古朴和文化的气息。
  • 初日晞藓发: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苔藓上,使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 深山留古春:暗示这片深山之中,春天依旧保留着那份古老和原始的美丽。
  • 凡艳想易竭:表达了即使是美丽的事物,也终将逝去,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无常。
  • 老僧空色相: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老僧,他抛弃了世俗的执着,专注于内心的修行。
  • 护此无尽灯: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
  • 常依妙香窟:暗示了这里有着神秘的氛围,像是佛教中的宝刹一样吸引着人们前往参拜。
  • 坐听篱落间:表现了在篱笆旁静静地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那份宁静和和谐。
  • 绵羽啭清越:描写了柔和的鸟鸣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嚣的清雅之感。

《晓过福清竹院》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读者,还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为人们提供了对生活、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