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再用前韵答今稀

雨打风吹,问桃梗、漂流何极。剩一缕、情魂不死,断肠今昔。别后书来常半寸,梢头月上刚初十。掷金钱、应替远游人,伤今日。
挽慧海,将愁涤。凭纤手,剖胸臆。奈寒云千里,韶华暗逼。红豆可怜劳梦想,青衫莫更寻痕迹。总百无、聊赖对东风,蘼芜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再用前韵答今稀》为近现代诗人宁调元所作。这首词作是一首具有深厚情感和历史意义的诗歌,通过作者的视角和笔法,展示了其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深刻反思与感慨。下面是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宁调元,一名宁调甫,字寿夫,号霁园,是一位清末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显示了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历史情怀。
  2. 词作风格:此首《满江红》以豪迈的气概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作者面对自然景象和个人遭遇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雨打风吹、桃梗漂流等自然现象的描写,映射出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这种艺术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和内心世界。
  3.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该诗通过对比传统的“用前韵”来回答现代的稀客,体现了诗人对古典诗词形式的创新运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无常及时光易逝的感慨。
  4. 主题思想:此词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碰撞。诗人以自身遭遇为例,表达了对时代变革的敏感捕捉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满江红·再用前韵答今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画卷。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