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风吹,问桃梗、漂流何极。剩一缕、情魂不死,断肠今昔。别后书来常半寸,梢头月上刚初十。掷金钱、应替远游人,伤今日。
挽慧海,将愁涤。凭纤手,剖胸臆。奈寒云千里,韶华暗逼。红豆可怜劳梦想,青衫莫更寻痕迹。总百无、聊赖对东风,蘼芜碧。
【注释】
雨打风吹:指风雨飘摇中的艰难生活。桃梗:即“桃梗渡”,相传为汉王母与情人相会的地方,后成为传说中的渡口。“桃”取谐音“逃”,“梗”取谐音“耿”。漂流何极:漂泊流浪到何处?何极:尽头。剩一缕情魂不死:指诗人虽然被贬谪在外,但仍怀有一颗不屈的爱国之心。断肠今昔:指诗人怀念故国之情始终没有断绝。别后书来常半寸:指自从被贬谪后,诗人书信往来频繁,每次都写到一半,然后不得不停笔。梢头月上刚初十:指诗人收到家书的时间是每月的十一日。掷金钱:典出《世说新语·容止》:“谢公在东山居楼上,一日昼静,忽有客至,明帝问:‘何所以在此?’因便命酌酒。俄而天云暗合,有二客并著白布单衣对坐饮酒。客去,只余一片布在坐处而已。既罢,复有一人来,举杯云:‘夜来乘凉得此一领,当令如吾徒者裁之。’”此处以“掷金钱”喻指远游人。伤今日:悲今不如昔。挽慧海:用《观无量寿经》中“若人欲知佛力大,当使慧海结慧根”句意,以“慧海”代指佛,意为希望佛能帮助自己洗涤烦恼。将愁涤:指希望佛能帮助自己消除忧愁。寒云千里:指自己远谪他乡,远离家乡,孤独寂寞。韶华暗逼:指时运衰微,年华易逝。红豆:相思之意;又因为红豆树生南国,花开红色,像鲜血一样鲜艳,故又称相思树。可怜:可惜。劳梦想:徒劳地想念。青衫莫更寻痕迹:意思是不要再寻找过去的痕迹了。莫再寻:不要再寻找。百无聊赖对东风:意思是百无聊赖地面对春风。蘼芜碧:蘼芜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这里借指女子。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于元丰二年(1079)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所作。全词以“恨”字贯穿,写自己的思乡念旧之情和内心的苦闷。
起首两句“雨打风吹,问桃梗、漂流何极。剩一缕情魂不死,断肠今昔。”词人通过描写风风雨雨之中,那根桃木做的船桨(桃梗)随着江水漂荡不停,表达了自己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凄凉处境。“情魂”二字,写出了自己虽身在他乡但心念故土、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接着两句“别后书来常半寸,梢头月上刚初十。”描述了自己收到家书的情况。由于自己身处异地,不能常常回家,每次收到家信都要看很久才能看完,因此每次回信只能写到一半就停下来了。这句描绘了词人收到家书的情景,也反映了他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掷金钱,应替远游人,伤今日。”词人通过使用“掷金钱”这一典故,表示希望自己能早日回到家乡,不再忍受流离失所的痛苦。同时表达了他对现在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挽慧海,将愁涤。凭纤手,剖胸臆。”词人通过“挽慧海”这一动作,表示自己希望借助佛的力量来洗涤内心的忧愁和烦恼。“凭纤手”,则是指词人希望有一位美丽的女子来帮助他解决心中的问题。这里的“纤手”不仅指女子的手,还隐含着一种温柔、细腻的感觉。
最后两句“奈寒云千里,韶华暗逼。红豆可怜劳梦想,青衫莫更寻痕迹。”词人表达了自己无法摆脱困境、年华老去的无奈心情。“红豆”在这里指代思念之人,词人感叹自己无法找到那个人的影子。“莫更寻痕迹”则暗示了自己已经失去了对过去的记忆,不再追寻那些美好的回忆了。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自己流离失所、四处漂泊的凄凉处境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