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植棫朴入山拾薪

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
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
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
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
叶干声窸窣,肩压行盘辟。
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承欢到公妪,一一颁枣栗。
眷兹真朴情,良用增愉怿。
渊明古贤哲,儿躬柴米役。
矧余未闻道,生事恒多绌。
不凭手足劳,曷由供朝夕。
吟成授儿读,聊以示鞭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督植棫朴入山拾薪》是清朝诗人廖树蘅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登山拾柴的场景。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汗漫陟秋山,凉风动巾帻。辞柯霜叶乱,溪涧丹黄积。呼儿拾堕薪,少小各勤力。携筐竞奔命,草影穿林隙。叶乾声窸窣,肩压行盘辟。相携返林屋,喜笑声阗溢。
  • 译文:秋天,我登上了高高的山,微风拂过我的头巾。树枝上飘落的是霜打的叶子,溪流边满是红色的落叶。我叫孩子们去捡拾掉落的柴火,他们都很勤劳,争着抢着。我们一边捡柴火,一边欣赏着美丽的山林景色,直到天色渐晚,我们才带着满载的柴火返回家中,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普通的秋季登山活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同时传达了一种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 艺术手法:诗人巧妙地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如“辞柯霜叶乱”中的“辞柯”形象地描绘了树枝在秋风中摇曳的景象,使得整首诗更具画面感和动态美。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简单场景的描述,表达了深刻的主题。这种朴素无华的风格,使得诗歌更加贴近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1. 作品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廖树蘅是清朝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的多个时期,从早期的政治活动到后来的文化创作,他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 创作动机:虽然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没有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廖树蘅在闲暇之余,对自然景观的一种观察和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他能够更好地融入自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督植棫朴入山拾薪》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秋天山林的美丽,还让人们体会到了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