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感怀

把卷无心读。已拼著、烧琴煮鹤,锄松砍菊。不是才人多挫折,自信生来薄福。更休说、穷途欲哭。昨夜梦中身有翼,听云边、谁唱飞仙曲。又却是,风敲竹。
人生到处难求足。最留意、炉香茗碗,山青水绿。长愿避人归净业,安得三间茅屋。便逃出、红尘碌碌。鞠育深恩还未报,频稽首、私向慈云祝。身后事,何暇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凉·感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这首词通过描绘梦境中的超脱与自由,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解析:

  1. 文学形式:《贺新凉·感怀》属于古典诗词中的一类——词,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体裁。词的创作往往具有音乐性,能够通过音律的变化传达更为细腻的情感。熊琏作为一位才慧命舛、苦节一生的词人,其作品在艺术形式上追求情感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2. 创作背景:熊琏生活在清代,身处一个动荡的时代,个人遭遇也颇为坎坷。这样的生活经历可能使他更加倾向于通过文学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因此,他的词作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体现,更是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的结果。《贺新凉·感怀》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深度,正是这种复杂背景的产物。

  3. 内容解析:通过对《贺新凉·感怀》的阅读,可以发现其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每一个字句都似乎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例如“昨夜梦中身有翼”,这不仅是一种幻想,也可能是对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此外,“长愿避人归净业”反映了作者对于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净土的愿望。

  4. 艺术特色:熊琏的词作在艺术风格上追求清新脱俗,他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在《贺新凉·感怀》中,通过炉香茗碗、山青水绿等景象,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淡泊。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贺新凉·感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邃的内涵,向读者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生命观。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体会到古典诗词的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