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隔岸桃花

隐隐红摇,东风里、谁家艳色。错认看、天台洞口,远香徐拂。刘阮已无瑶岛梦,落花曾把红尘隔。任小桥流水自年年,波空碧。
斜照敛,明如拭。疏雨过,脂如滴。看一双彩蝶,沿溪飞入。是处绿杨还半掩,一枝微露春宵息。问当时、何事误渔郎,难重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 · 隔岸桃花》并非文学作品。该词实际上是清代诗人熊琏所作,而非岳飞的作品。熊琏,字商珍,号澹仙,是清代如皋人,有《澹仙诗钞》等作品传世。熊琏的这首《满江红》以桃花作为比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满江红·写怀》一般被认为是岳飞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的作品,“写怀”是此词的题目。但学者余嘉锡认为,这首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十五年(1536年),由徐阶编的《岳武穆遗文》收录。在岳飞去世后的400年,此词突然出现在明代中叶,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不符。此外,岳飞的儿子岳霖和孙子岳珂都不遗余力地搜求岳飞遗稿,但在他们所编的《岳王家集》中,并没有收录这首《满江红》。

《满江红·隔岸桃花》实际上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代诗人熊琏的一首七绝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桃花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超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