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美人图

闲坐清宵,迟迟宫漏穿花永。幽情谁省。小婢烹香茗。
淡月疏松,十二阑干静。春纤冷。冰弦慢引。风漾炉烟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美人图》是一首由清代女诗人熊琏创作的词。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背景:熊琏,字商珍,号澹仙、茹雪山人,江苏如皋人。她生活在清朝中期,是一位才慧命舛、苦节一生的词人。她的诗词多有惊人之句,造语哀切,读之可以感受到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2. 作品原文
    闲坐清宵,迟迟宫漏穿花永。 幽情谁省。 小婢烹香茗。 淡月疏松,十二阑干静。 春纤冷。 冰弦慢引。 风漾炉烟影。
  3.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在这首词中,熊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她用“闲坐清宵”、“小婢烹香茗”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这种氛围使得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更加深邃,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 意象运用:熊琏在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如“淡月疏松”、“十二阑干静”等,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词的画面感,还增强了词的表现力。通过这些意象,熊琏成功地传达了她对少女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同情。

熊琏的作品不仅是对其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女性生活状态的一种反映。在她的作品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时代女性的孤独、无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她的词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观念,如山水画中的意境和文人骚客的风骨。

《点绛唇·美人图》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文学和女性文学的重要文献。对于喜爱文学的人来说,阅读熊琏的这首词不仅能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引发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