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闻歌

咫尺重门深似水。是处春多,但觉莺喉脆。隐隐风来敲玉佩。轻丝袅入晴空翠。
淡月无言花欲睡。唱到凄凉,一刻千金贵。词客当筵休拭泪。几人能向花前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栖梧·闻歌》是清代诗人熊琏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品简介
  • 作者:熊琏,字紫石,号梅村,清代诗人。
  • 创作时间:不详,但有提及为“咫尺重门深似水”等句子的描写,可推知是清代的作品。
  • 主题内容:《凤栖梧·闻歌》通过描绘听歌时的环境、人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哀愁。
  1. 诗词原文
  • 咫尺重门深似水。
  • 是处春多,但觉莺喉脆。
  • 隐隐风来敲玉佩。
  • 轻丝袅入晴空翠。
  • 淡月无言花欲睡。
  • 唱到凄凉,一刻千金贵。
  • 词客当筵休拭泪。
  • 几人能向花前醉。
  1. 赏析与解读
  • 环境氛围营造:诗中的“咫尺重门深似水”形容了周围环境的幽深与静谧,给人以一种压抑的感觉。而“是处春多,但觉莺喉脆”则通过春天的生机勃勃反衬出听歌时的愉悦心情。
  • 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诗中使用“隐隐风来敲玉佩”“轻丝袅入晴空翠”等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音乐与自然景物相融合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震撼。
  • 抒情手法运用: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凤栖梧·闻歌》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词作,也是研究清代诗歌文化的重要材料。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词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