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读书杂咏

湿云蒸落日,雨气润流黄。
好风时入户,飒然生微凉。
晚花红堕砌,幽草弄馀芳。
芸编间披览,虚室澹生香。
虽惭管窥豹,得失亦评量。
聊资耳目异,安问兴与亡。
好鸟已复鸣,相对更举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夏读书杂咏》是宋朝文学家陆游的作品,而非清代作品。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爱国诗人。《初夏读书杂咏》中的诗句反映了作者在初夏时节的读书生活与感悟。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及背景:

  1. 诗人生平与创作时期
  • 陆游的一生:陆游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抗争。尽管曾受到秦桧的排斥和陷害,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抗金立场,为国为民奔走呼号。晚年归隐后,他依然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 创作时期:陆游的词风格变化多样,多圆润清逸,不乏忧国伤时、慷慨悲壮之作。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词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1. 诗歌内容解读
  • 诗句分析:《初夏读书杂咏·其一》中,“湿云蒸落日,雨气润流黄”描绘了一幅初夏雨后的景象,湿润的空气与落日的余晖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意象解析:晚花红堕砌,幽草弄馀芳,这里的“晚花”和“幽草”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虽然作者自称“管窥豹”,暗示其视野有限,但这种谦逊的态度反而更加凸显了他作品的真实与深刻。
  1. 艺术特色与社会影响
  • 语言特点:陆游的诗词语言简练明快,善于运用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
  • 情感表达:陆游的诗词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 后世评价:陆游的词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夏读书杂咏》不仅是一首描写初夏自然风光的诗作,更是陆游内心世界的一次展现。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感受到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代感,还能进一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