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杂诗

欲访琴台迹已平,琅邪溪畔独循行。
居人但说欧阳子,谁问当时李幼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滁州杂诗》是清代诗人赵绍祖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欲访琴台迹已平,
    琅邪溪畔独循行。
    居人但说欧阳子,
    谁问当时李幼卿。

  2. 作者简介:《滁州杂诗》的作者赵绍祖,字绳伯,号琴士,清安徽泾县人。他是一位廪生,曾担任过道光元年举孝廉方正,以及修《安徽省志》等职务,并主讲于池州秀山、太平翠螺两书院。赵绍祖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成就,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颇具才华。他的诗歌多以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为主题,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3. 诗意解析:此诗通过“欲访琴台迹已平,琅邪溪畔独循行”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探访之情。诗中的“琴台”和“琅邪溪畔”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点,分别象征着音乐与自然之美。然而,当诗人亲自前往探寻这些古迹时,却发现它们已经变得不再存在或无人问津。这种对比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文的消逝。

  4. 艺术特色:赵绍祖的《滁州杂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的怀念。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景物描写和对话形式,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具有感染力。

赵绍祖的《滁州杂诗》不仅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歌,也是一首能够引发读者深刻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