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同玉珊作

鹫峰炫天奇,兹寺静自匿。
万竹阑俗驾,一莲峙仙菂。
曲折行百盘,精蓝窈未觌。
云光自离合,泉语互喧寂。
俯视脚底寒,芬陀雨四滴。
梯霞到绝顶,古坛枕巉壁。
瑶空下青鸾,招之适无笛。
浩荡见无垠,清啸未敢砉。
茫茫海如杯,磊磊星可摘。
忽悟斯境高,本自前山历。
从来妙理封,纡境须冥觅。
矫首吟天风,苍莽意何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韬光同玉珊作》是一部清代的七言诗,由清代浙江秀水人赵铭创作。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与背景:

  1. 作者介绍:赵铭是清同治九年举人,累官直隶补用道。他精研经史,兼擅诗文,尤其擅长骈体文章。其著作有《琴鹤山房遗集》,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厚造诣。

  2. 诗的原文:原诗内容涉及鹫峰寺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感受,描绘了寺庙静谧、云雨交织、泉水潺潺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

  3. 诗的赏析: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

  4. 文学价值:《韬光同玉珊作》作为赵铭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是研究赵铭诗歌风格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使其成为历代学者和文人研究的热点。

  5. 历史影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爱好者对这首诗的意境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使得这首古诗得以流传至今,继续启发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思考。

《韬光同玉珊作》作为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