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造字台

万古不长夜,斯文焕初启。
羲皇画卦爻,厥佐得仓史。
仰观星斗象,俯察蹄迒理。
作字代结绳,百度立纲纪。
功在尧文先,宣尼称后死。
遗台如果在,庙食无千祀。
胡令西来僧,筑室踞其趾。
或云梵祛偻,本出同父耳。
旁行及左行,渊源无异揆。
斯言讵合经,儒者未敢是。
小学今废绝,俗书方填委。
不知有籀斯,安论蝌蚪起。
翻惭异域人,各守开辟轨。
谁当执此咎,已往无可訾。
又疑初造时,鬼哭何不知。
先民亦有言,识字忧患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仓颉造字台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和河南省洛阳市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下面将详细介绍有关仓颉造字台的相关信息:

  1.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西安仓颉造字台:该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恭张村东南,高约10米、周长100米的夯土台,外包一层青砖砌为方台。相传仓颉随帝南巡,登阳虚山,临于玄沪洛油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因此得名“仓颉造字台”。据《河图玉版》记载,仓颉造字的事迹流传甚广,是中国汉字发明的象征,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 洛阳仓颉造字台:洛阳仓颉造字台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兴华乡阳虚山的半坡上,台高3.4米,周长13.5米,上顶直径3.3米。据传仓颉在此地方创造文字,并有灵龟背书丹甲青文以助其完成造字之功。
  1. 文化与传说意义
  • 汉字文明的发祥地:仓颉造字台被视为中华民族汉文字文明的发祥地。它不仅承载了仓颉创造文字的历史,更是汉字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 纪念与传承:隋代为纪念仓颉的功绩而建的祭台。如今,西安仓颉造字台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研究古代汉字起源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汉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
  1. 建筑特点与艺术价值
  • 建筑风格:西安仓颉造字台的建筑形式为高约10米、周长100米的夯土台,外包一层青砖砌筑而成,整体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
  • 雕塑艺术:台中央设有“仓颉造字台”5个隶书体雕塑大字。这不仅是对仓颉创造文字历史的纪念,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

仓颉造字台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承载了中华民族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和尊崇。对于热爱中华文化的人来说,了解仓颉造字台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不仅能增强民族自豪感,还能深化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