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华接天险,突兀起我面。
驱马山下行,朝看暮犹见。
崔嵬少昊宫,隐现列仙馆。
峨冠压雍梁,芙蓉插霄汉。
巨灵讶初劈,两戒忽中断。
西方物所成,呼吸能吹万。
紫气腾寒空,白雪凝匹练。
何处酌天浆,仰止徒生羡。
替我登岱宗,里粮劳不惮。
挥手凌云端,耸身倚天半。
崎岖十八盘,篮舆尚安便。
讵似陟此峰,铁索悬一线。
韩公好事徒,痛哭殊胆颤。
远游我已非,登高岂所愿。
白云袅晴峦,回望生依恋。
过太华山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太华山下》是清代诗人蒋业晋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描述了作者游览太华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太华山的自然美景,还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和山水的热爱与向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蒋业晋(1728-1804),字绍初,号立厓、梧巢,是清代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他的原籍密云(今北京),曾任湖北汉阳知县和候补同知。
- 文学成就:蒋业晋不仅是一位官员,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涵盖了许多题材,包括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展现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诗歌原文
太华接天险,突兀起我面。
驱马山下行,朝看暮犹见。
崔嵬少昊宫,隐现列仙馆。
峨冠压雍梁,芙蓉插霄汉。
巨灵讶初劈,两戒忽中断。
西方物所成,呼吸能吹万。
紫气腾寒空,白雪凝匹练。
何处酌天浆,仰止徒生羡。
替我登岱宗,里粮劳不惮。
挥手凌云端,耸身倚天半。
崎岖十八盘,篮舆尚安便。
讵似陟此峰,铁索悬一线。
韩公好事徒,痛哭殊胆颤。
远游我已非,登高岂所愿。
白云袅晴峦,回望生依恋。诗句赏析
- 开头:“太华接天险,突兀起我面。” 开篇即点明了太华山的高耸入云,给人以巍峨壮观之感。
- 中间部分:通过描述太华山的宏伟景象和神秘色彩,如“崔嵬少昊宫,隐现列仙馆”和“紫气腾寒空,白雪凝匹练”,表达了作者对太华山自然美的高度赞美。
- 结尾:“远游我已非,登高岂所愿。” 反映出诗人虽在追求高处之美,但并非出于功利目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对自然美的欣赏。
- 艺术特色
- 形象生动: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将山峰比作“太华接天险,突兀起我面”,使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 情感真挚:诗歌流露出作者对太华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情感真挚感人。
- 意境开阔: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太华山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和向往,意境深远。
- 文化意义
- 自然美的追求:在中国古代文人中,追求自然美是一种普遍现象。蒋业晋的这首诗就是这种追求的具体体现。
- 审美观照:《过太华山下》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和世界观。他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感悟,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净化。
-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过太华山下》作为一首古诗词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其优美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其成为研究清代诗歌创作的重要文献。
- 文化传承:通过这首诗,可以了解到清代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过太华山下》是一首描绘太华山壮丽景色和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优秀诗歌。它不仅是蒋业晋个人创作能力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对自然美学探索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崇尚,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