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灌县城内金龟山

簿暇寻幽上翠屏,高飞塔影出林坰。
拿云拳曲虬松赤,碍路叉牙虎石青。
万灶炊烟开画界,一湾番舶下渔汀。
铁沈千尺锁雷雨,不怕离堆晓气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灌县城内金龟山》是清代诗人赵金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赵金鉴(字劲修),宜阳人,光绪丁酉拔贡,历官昭通镇总兵。其作品有《瓢沧诗稿》。
  • 生平事迹:在文学上,赵金鉴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多样的创作风格著称,尤其在诗歌领域有显著成就。他的作品往往情感真挚,语言精炼,能够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诗作原文
  • 原文节选:簿暇寻幽上翠屏,高飞塔影出林坰。拿云拳曲虬松赤,碍路叉牙虎石青。万灶炊烟开画界,一湾番舶下渔汀。
  • 翻译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薄暇寻幽上翠屏”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时刻寻求幽静之美的情景;“高飞塔影出林坰”则展现了塔楼的高耸与周围树木的错落有致。此外,“拿云拳曲虬松赤,碍路叉牙虎石青”形象地描述了松树的形态和石头的形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形象。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拿云”、“虬松”、“虎石”,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的美感,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 语言风格:赵金鉴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精湛的语言驾驭能力。用词考究,句式工整,既符合古典诗词的形式美,又不失自然流畅的节奏感。
  1. 文化意义
  • 历史背景:《登灌县城内金龟山》可能创作于清末民初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反映了那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
  • 文学价值:作为赵金鉴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为后人了解当时社会风貌提供了一扇窗口。

《登灌县城内金龟山》不仅是赵金鉴个人创作的结晶,也是清代诗歌艺术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情和艺术魅力,还能进一步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