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平望

落帆野渡小桥横,古戍虫声夹岸清。
残月半斜秋色远,鸳湖微雨滆湖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泊平望》是清代赵景淑所作的一首七绝诗。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

  1. 诗歌原文
    落帆野渡小桥横,古戍虫声夹岸清。
    残月半斜秋色远,鸳湖微雨滆湖晴。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落帆”、“野渡”等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停泊景象,与“小桥横”相映成趣,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此外,“古戍”和“蟹湖”的自然景观,以及“残月”和“秋色”,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通过细腻的描述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残月”与“秋色”,不仅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意,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或哀愁。
  • 艺术手法:全诗采用平实的语言,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卷。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夜泊平望的独特韵味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1. 作者背景
  • 赵景淑:赵景淑是清代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安徽合肥人。他少有才智,酷爱读书,曾搜集古今名媛四百余人,并编撰成《壶史》。此外,赵景淑还有着深厚的书法造诣。
  • 生平成就:赵景淑除了在文学上的造诣外,还擅长书法。他的书法作品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著称,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晚泊平望》作为赵景淑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诗作,更是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情表达,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清代江南水乡风光和文化风情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