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左笏卿比部佗城话别

别离尊酒越王城,见惯风波海上行。
书画压船新榷税,烽烟防垒又增兵。
洪涛日涨滔天势,宝剑时闻斫地声。
招我不来麾不去,此心难剖是忠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左笏卿比部佗城话别》是清朝诗人蒋肇龄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越王城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歌原文
    别离尊酒越王城,
    见惯风波海上行。
    书画压船新搉税,
    烽烟防垒又增兵。
    洪涛日涨滔天势,
    宝剑时闻斫地声。
    招我不来麾不去,
    此心难剖是忠贞。

  2.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友情和忠诚的表达。诗人描述了与朋友在海上的分离场景,以及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处境时的感慨。

  3.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通过描述海上的风波和陆地上的烽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 象征手法:书画和宝剑可能象征着文人的才艺和志向,而烽烟则象征着战乱和政治的动荡。
  • 意象运用:洪涛、宝剑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修辞技巧: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手法,如“宝剑时闻斫地声”,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1. 文化背景
  •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政治和文化都经历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诗人都对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变迁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
  1. 情感表达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国家的忧虑。他对国家的忠诚和个人的处境感到困惑和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 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感情。
  1. 历史影响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世的文学家所传颂。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 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清代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

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和忠诚的表达,也是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