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 楚中寄外

瑶瑟声悲,洞庭落木秋风急。兰旌桂棹水中央,渺渺烟波隔。独倚危楼百尺。正黄昏、长天一色。汀沙月淡,野戍峰高,寒山凝碧。
双鲤沉浮,锦书三载无消息。江南江北折垂杨,历乱愁如织。岁暮虚传画鹢。浪花残、莲歌声寂。云迷翠羽,露冷琼枝,流光暗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烛影摇红·楚中寄外》是一首描绘作者在外漂泊、思念故乡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
    瑶瑟声悲,洞庭落木秋风急。
    兰旌桂棹水中央,渺渺烟波隔。
    独倚危楼百尺。
    正黄昏、长天一色。
    汀沙月淡,野戍峰高,寒山凝碧。
    双鲤沉浮,锦书三载无消息…

  2. 诗词鉴赏

  • 瑶瑟声悲: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怆和凄凉的情感。瑶瑟,即一种古代乐器,声悲则形容其声音之哀怨。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心境,也反映了其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 洞庭落木秋风急:洞庭是指洞庭湖,这里借指秋天的景象。落木表示树叶从树上落下,秋风急则形容秋风来得迅猛。这样的描写,生动地勾勒出秋季萧瑟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落寞。
  • 独倚危楼百尺: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百尺的高楼象征着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诗人的这种孤独形象,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使人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 正黄昏、长天一色:黄昏时分,天空与大地连成一片,形成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这种表达方式,既丰富了诗词的艺术内涵,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 汀沙月淡,野戍峰高,寒山凝碧:这三句分别描绘了不同的自然场景,通过淡月、高野戍、凝碧寒山的组合,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这些画面不仅增添了诗词的美感,也为诗人的思绪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背景,使得他的思念之情更加深刻和动人。
  • 双鲤沉浮,锦书三载无消息:这里的“双鲤”指的是书信,可能是诗人给远方的亲友写的信,而“锦书三载无消息”则表达了长时间的等待和期盼。这一部分通过对比现代通讯技术的便捷与古代书信往来的不便,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联系方式的珍视和怀念。

《烛影摇红·楚中寄外》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词,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情的抒情,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