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晚望

江城坐老绿苔矶,郭外青山望处微。
落日昏鸦争树急,西风黄叶向人飞。
半天秋远欹吟帽,九月霜寒赋授衣。
独有高楼延草色,几家临水掩柴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楼晚望》是清代诗人管绳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城的所见所感,通过落日、西风、黄叶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相关介绍:

  1. 诗歌原文:《小楼晚望》
    江城坐老绿苔矶,郭外青山望处微。
    落日昏鸦争树急,西风黄叶向人飞。
    半天秋远欹吟帽,九月霜寒赋授衣。
    独有高楼延草色,几家临水掩烟霏。
    这首诗共八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江边的宁静画面。首两句写诗人坐在江边的小楼上,望着远方的青山;后六句则具体描述了夕阳、西风、黄叶等秋日景象,以及自己的心情变化。

  2. 作者生平:管绳莱,字孝逸,江苏武进人,清代诗人。他生于1784年,卒于1839年,曾入资为知县,选湖南安化,改安徽含山。在任期间,他决疑狱、浚市河、固堤防。此外,管绳莱还著有《万绿草堂集》和《凤孙楼词》等作品。

  3. 主题内容:这首诗主要通过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既有对秋日美景的赞美,如“落日昏鸦争树急,西风黄叶向人飞”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九月霜寒赋授衣”,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体验和对自然的热爱。

  4. 艺术特色: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5. 历史影响:虽然《小楼晚望》作为一首诗作可能没有陆游的《玉山县南楼晚望》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仍然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清朝诗人的作品,它展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6.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秋天常常被视为收获的季节,也象征着成熟和离别。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小楼晚望》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对于喜欢古典诗词的读者来说,阅读这首《小楼晚望》可以让人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