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坐老绿苔矶,郭外青山望处微。
落日昏鸦争树急,西风黄叶向人飞。
半天秋远欹吟帽,九月霜寒赋授衣。
独有高楼延草色,几家临水掩柴扉。
小楼晚望
江城坐老绿苔矶,郭外青山望处微。
落日昏鸦争树急,西风黄叶向人飞。
半天秋远欹吟帽,九月霜寒赋授衣。
独有高楼延草色,几家临水掩柴扉。
译文:
在江边的一座古老小楼上眺望,绿色的苔藓覆盖了矶石。远远望去,城外的青山隐约可见。
夕阳下,几只乌鸦争夺树木上的栖息地,而西风中飘落的黄叶仿佛在空中飞舞。
抬头望向天空,我斜倚着帽子沉思;九月的霜气寒冷,我写下了诗篇。
只有那座高楼延伸出绿色的影子,周围的几户人家都躲在屋檐下避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傍晚时分,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眺望远方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第一句“江城坐老绿苔矶”,诗人首先描写了自己坐在江边的小楼上,四周长满了绿苔的矶石上,岁月在这里静静地流淌。这里的“坐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第二句“郭外青山望处微”,诗人的视线被远处的青山所吸引。这里的“郭外”可能指的是江城的外围,而“青山望处微”则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青山的存在让人心生遐想,而诗人的眼中却只有那一抹淡淡的山影。
接下来的两句“落日昏鸦争树急,西风黄叶向人飞”,则是对夕阳下的景色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描绘。诗人观察到夕阳下的乌鸦争相飞向树木,而西风中的黄叶也随风飘舞,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这两句诗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富含了诗人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但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
最后三句“半天秋远欹吟帽,九月霜寒赋授衣”,则进一步描绘了秋风、霜降带来的冷意和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人头顶的帽子因秋风而倾斜,似乎要掉下来,而九月的霜气让诗人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他因此写出了诗篇。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最后一句“独有高楼延草色,几家临水掩柴扉”,则以高楼和临水的人家作为背景,与前面的景物形成了对比。高楼上的绿色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而临水的人家则用柴扉遮挡住自己的家,给人一种隐居的感觉。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自然景色的描述中,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