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闻妙香感咏

帘栊未卷,甚处氤氲,乍吹来罗绮。随莺趁蝶窗影外,一缕娇云同起。东风满院,更辨不分明花气。料暗从、鬓角衣边,送到腻人滋味。
年时薰散筠笼,伴温酒华灯,春思浓醉。蘅芜梦远,金鸭冷、枉断绿窗心字。遗芳怕检,剩袖底、伤春清泪。问夜深、绣佛龛前,爇遍返魂知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瑶华·闻妙香感咏》是清代蒋春霖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

  1. 作者介绍
  • 蒋春霖:清代诗人,其诗作以情感深邃和意境高远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时代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经历了重大变革,诗歌作为文学形式之一,也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特色与变迁。《瑶华·闻妙香感咏》的创作时间可能与晚清时期有关,那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文化氛围都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析:“帘栊未捲,甚处氤氲,乍吹来罗绮。”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帘栊未捲”和“氤氲”两个词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气氛。随后“随莺趁蝶”四句,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1. 诗歌主题
  • 春天与自然之美:《瑶华·闻妙香感咏》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花、风、鸟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诗中还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许多古典诗词共有的主题。

《瑶华·闻妙香感咏》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蒋春霖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对于喜爱古代诗词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