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栊未卷,甚处氤氲,乍吹来罗绮。随莺趁蝶窗影外,一缕娇云同起。东风满院,更辨不分明花气。料暗从、鬓角衣边,送到腻人滋味。
年时薰散筠笼,伴温酒华灯,春思浓醉。蘅芜梦远,金鸭冷、枉断绿窗心字。遗芳怕检,剩袖底、伤春清泪。问夜深、绣佛龛前,爇遍返魂知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分析”某一首诗歌的“形象”,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答题时注意从形象特征、意境特点、情感基调、运用的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
此诗首句写“帘栊未卷”,但已闻到了阵阵香气,这香来自何处呢?原来“甚处氤氲,乍吹来罗绮”,那缕缕的娇云是春风送来的香气。颔联写诗人在花前嗅到花香,不禁想起与春天有关的往事。“随莺趁蝶窗影外”,莺莺燕燕,双双对对,飞出窗户,去追逐花间蝴蝶。“一缕娇云同起”,这一缕清香,似乎就是那翩翩飞舞的蝴蝶。颈联写诗人回忆起当年春天的情景。“年时薰散筠笼”,当年春末,诗人曾将熏香置入竹笼,随着春风飘向远方。“伴温酒华灯”,当时他也曾与友人把酒夜话,共赏华灯。“蘅芜梦远,金鸭冷、枉断绿窗心字。”蘅芜,即蘅草,古人以之代指女子的名字,这里借指所思之人。“金鸭子”,古代一种铜制水禽玩具,这里借指所思念的人。尾联抒发诗人的愁苦之情。“遗芳怕检”,怕的是这美好的芳香被人们随意摘取,“剩袖底、伤春清泪”。这一句化用李商隐《落花》“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送客归”诗意,“问夜深、绣佛龛前,爇遍返魂知未”,夜深了仍在佛龛前焚香,希望有灵有佛能保佑自己魂魄归来。
【答案】
译文:
一早起来,就闻到阵阵清香,原来是窗外的桃花散发出的香味。我打开窗子,只见那娇美的云儿随风飘荡而起,这缕缕清香也随着它升腾而起。春风轻拂院中,那淡淡的花香也随风飘进屋里。那花香似乎是从鬓角衣边传来,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记得去年春天,我常在庭院里薰香,那时我常常与朋友一起品茗赏月。那些时光多么美好啊!如今,我独自一人,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份快乐了。
我还记得去年春天时,我们一同在花园中游玩。那花儿的芬芳扑鼻而来,令人陶醉。那时我们还在梦中,梦见自己身处花园之中,那花香似乎一直陪伴着我们。然而梦境终究会醒来,我们只能在梦境之外寻找那逝去的美好时光。
我又来到了花园中,独自欣赏着美丽的景色。那花香虽然不再浓郁,但依然让人陶醉。然而我知道,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往昔与情人相会的情景。诗一开始便渲染了一种朦胧的氛围。清晨起床,一股幽香扑鼻而来,原来是邻家桃花散发出的香味。诗人推开窗,只见娇美的云儿随风飘荡而起,那缕缕的清香也随着它升腾而起。春风轻拂院子,那淡淡的花香也随风飘进屋里。那花香仿佛是从鬓角衣边传来,让人感到十分惬意。
第二联写诗人在花香中想起了过去的欢聚。那年春天,他曾经独自在庭院里薰香品茶赏月,享受着与友人相聚的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如今他独自一个人在花园中徘徊,再也找不回那种往日的快乐。
第三联回忆了他们曾经一起在花园中游玩的情景。那时候,他们沉浸在花的芬芳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他们一起欣赏着花朵的美丽,一起感受着花香的馥郁。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他们最终还是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
第四联则是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尽管他已经离开了那个曾经与爱人相会的地方,但他仍然无法抹去那段美好的回忆。他只能独自来到花园中,默默地凝视着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他知道这些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充满花香的早晨,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现实无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