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补壁,野涧侵篱,人来鹊起孤亭。未到花开,可怜春已零星。馀寒尚栖稚柳,问东风、眼向谁青。空叹息,甚鸢肩火色,老更飘萍。
还剩苍藤古屋,趁斜阳泥饮,三两鸥盟。拍碎阑干,长啸暗答笳声。飞鸿漫愁印爪,算麻姑、沧海曾经。且尽醉,梦江南、残睡未醒。
【注释】
①鹤船:载人乘船到外地。鹤,代指鹤船;②补壁(bì):修补墙壁。③野涧侵篱(jìn lí):野涧流进园篱。④鸢肩(yān jiān):形容人瘦削、高耸如鸢。⑤苍藤:青绿色的藤蔓。⑥泥饮:在泥土里饮水。⑦三两鸥盟:几只鸥鸟结成的同盟。⑧麻姑:传说中的长寿女仙。沧海:大海。⑨且尽醉:暂且畅饮。⑩残睡未醒:酒醉后还未醒来。
【译文】
荒凉的城壁上修补了墙壁,野涧侵满园篱。有人来时惊起孤亭上的喜鹊。春天未到,花儿却已零星凋零。余寒尚栖稚柳,问东风,眼向谁青?空叹息。甚鸢肩火色,老更飘萍。
还有苍藤古屋,趁斜阳泥饮,三两鸥盟。拍碎阑干,长啸暗答笳声。飞鸿漫愁印爪,算麻姑、沧海曾经。且尽醉,梦江南、残睡未醒。
【赏析】
此词为作者于公元117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春天在临安所作。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荒城补壁”,开篇即点出“春饮马”的背景。一个“补”字,既写出了环境的荒芜,也写出了词人内心的落寞。
“野涧侵篱”,描写了一幅清幽的田园风光,但词人的心情却是凄凉的,因为此时他正处在异乡他乡。
“人来鹊起孤亭”,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离别的征程。
“未到花开,可怜春已零星。”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馀寒尚栖稚柳,问东风、眼向谁青?”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空叹息,甚鸢肩火色,老更飘萍。”这两句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
“还剩苍藤古屋,趁斜阳泥饮,三两鸥盟。”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拍碎阑干,长啸暗答笳声。”这两句词表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飞鸿漫愁印爪,算麻姑、沧海曾经。”这句诗既描绘了词人的豪迈气概,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且尽醉,梦江南、残睡未醒。”这最后一句词,既是词人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表明了词人无论身处何地都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