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石壁引车过,架壑人家尽薜萝。
问道语频惊地远,投餐米贱喜时和。
塞鸿逐侣当春少,野雀为群入暮多。
乐土及今容税驾,江关烽火近如何。
车中
山回石壁引车过,架壑人家尽薜萝。
问道语频惊地远,投餐米贱喜时和。
塞鸿逐侣当春少,野雀为群入暮多。
乐土及今容税驾,江关烽火近如何。
【注释】:
- 山回石壁引车过:山势回转的岩石壁,把车子引来穿过。
- 薜萝:一种植物,指山中生长的青草或树木。
- 问道语频惊地远:在路上问路时,惊讶地发现距离遥远。
- 投餐米贱喜时和:吃饭时发现粮食便宜,高兴地说今年丰收。
- 塞鸿逐侣当春少:春天时,飞向边塞的鸿雁很少。
- 野雀为群入暮多:傍晚时分,田野中的雀鸟聚集在一起,数量很多。
- 乐土及今容税驾:如今这样的美好地方,可以休息乘凉了。
- 江关烽火近如何:长江关口附近的烽火台,情况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行途中所见景色的诗。首句“山回石壁引车过”描绘了山路曲折、岩石峭立的景象,为下文的行程做铺垫。第二句“架壑人家尽薜萝”则描绘了沿途人家稀疏,只有藤萝覆盖的山石和溪流。第三句“问道语频惊地远”,诗人在路上询问道路,却发现道路遥远,令人吃惊。接下来四句分别描述了路上遇到的人、物,如塞鸿、野雀等,都反映了诗人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的喜爱与感慨。最后两句“乐土及今容税驾,江关烽火近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和平时代的珍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警惕。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旅途中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