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陕州

砥柱遥瞻峰绝奇,抗怀千古更谁知。
二公分陕王风远,六国图秦霸业衰。
竹影草堂传魏野,墨痕池水爱张芝。
劳劳马首空徵逐,日暮停车有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陕州赠苏仪掾仲滋》是宋代诗人晁说之的作品。《过陕州赠苏仪掾仲滋》,作为宋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展现了晁说之高超的诗歌技巧。诗中“砥柱遥瞻峰绝奇,抗怀千古更谁知”,描绘了黄河中流砥柱山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景观的无限敬仰。这种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表达手法,能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深远的情感内涵。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晁说之的这首作品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古人智慧的一种传承。诗中的“栾城孙子何来此,华国文章肯谩休”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或学者,他们的出现往往与当地的文化发展密切相关。这种对历史的回望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

在艺术形式上,晁说之的诗歌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意境的深远。例如,“老去情怀谁与谋,坏壁无蛩更愁秋。”这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也十分巧妙,如“马鬣飞扬”象征着诗人的志向远大,而“竹影草堂传魏野”则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尊重和怀念。这种对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布局,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过陕州赠苏仪掾仲滋》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性的诗歌,也是一部展现宋代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以及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