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曲阜诸子

去年沂水今连水,春暮怀人草未青。
记得城南修禊日,玉兰花下写《兰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曲阜诸子》是清代蒋蘅创作的一首古诗词,收录于《古诗词网》的全篇及赏析内容中。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蒋蘅对故友的深情怀念,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与创作动机
  • 生平简介:蒋蘅生于乾隆年间,字湘南,号秋帆,晚号紫阳居士,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作以典雅清新见称,在清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
  • 创作背景:《忆曲阜诸子》的创作背景与他对故人的怀念有关。当时正值春暮时节,蒋蘅回忆起与友人一同参加城南修禊的情景,以及玉兰花下的兰亭之游,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去年沂水今连水,春暮怀人草未青。
  • 翻译:去年春天我们在沂水的河边相聚,如今河水连成一线,草色还未变绿,春天已经过去。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此诗通过对比“沂水”和“春暮”的时间流逝,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
  • 意象运用:诗中的“沂水”、“春暮”、“草未青”、“玉兰花下”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1. 文化意义与影响
  •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的文学作品,《忆曲阜诸子》不仅是对友情的缅怀,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 历史影响:这首诗在清末民初的文化圈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文人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赏析。
  1. 现代价值与启示
  • 人文关怀: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写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视。
  • 历史教育:这首诗作为历史的见证,对于研究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义。

《忆曲阜诸子》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清代末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