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凉笛,蓦吹来芳径。鹤梦惺忪雪衣冷。正梨云乍暖、翠羽无声,清绝处,谁把冰魂唤醒。
玉人娇睡起,半臂寒生,入指春风暗香凝。奁月曲如钩、移上瑶台,早绣出、满身花影。算仙境、分明似罗浮,待小摘琼英,晚妆菱镜。
洞仙歌 · 题魏佩芬世妹“花雪婵娟图”
介绍
《洞仙歌·题魏佩芬世妹“花雪婵娟图”》是南宋词人张炎所作。此词为咏物词,上片写画中的梅,下片写画中的梅与作者的感慨。全词借画梅抒发了对故国山河之思及个人身世之叹,寄寓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左、苟且偷生的不满。
词的上片先写画中梅。词中所说的“花雪”,即指梅花。词人把梅花比作雪,用“花雪”二字来写梅,突出了梅花晶莹洁白的特点。同时,也暗示着作者自己高洁的品质和清白的节操。接着,词人说:“玉堂闲步,笑吟吟、误入扬州画障。”玉堂,指翰林院或文华殿;扬州画障,指的是北宋画家米芾所作的《画史》卷首所绘的一幅屏风,上面绘有唐代诗人王维的《雪溪图》,图中有一株梅花盛开枝头。“扬州画障”,即扬州名胜古迹,也是当时词人所居之地。“玉堂”句是说词人来到玉堂闲步时,无意中走入了扬州的画障之中,从而看到了画中的梅。“笑吟吟”三字形容词人见到画中的梅时的喜悦心情。“误入”二字则说明词人本无意于观赏梅花,却偶然地进入了画中的世界。
词的下片写画中的梅与作者的感慨。“想见江南,千树压堤寒鸦,受尽风波折磨”四句,由眼前的画中的梅而联想到江南的梅花。“千树压堤寒鸦”五字,是说江南一带梅林密布,树枝交错相压,使河堤承受不了重负。“受尽风波折磨”一句,则是说这些梅花在风浪中经受了种种折磨。这几句描写,实际上是对当时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左、苟且偷生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词人自己的身世之痛。“想见江南,千树压堤寒鸦,受尽风波折磨”四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词人从画中的梅联想到现实中的梅,由眼前之景想到历史沧桑。“想见”两句,是说词人想象到江南一带梅林密布,枝条交错相压,使得河堤承受不起沉重的负荷。“受尽风波折磨”一句,则是指这些梅花在风浪中受到了种种折磨。这几句描写,实际上是对当时南宋统治阶级偏安江南、苟且偷生、不思振作的不满;同时也是词人自己的身世之悲、报国无门的哀怨。最后一句,则以景结情,收束全篇。画中的梅虽美丽动人,但终归是虚无飘渺、可望而不可即的,词人无法实现报国的理想;而现实中的梅花却实实在在地生长在大地之上,尽管经历了风吹雨打、严寒霜冻等重重磨难,但它依然傲然挺立,不畏艰难困苦。词人由此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世遭遇,深感无奈与凄凉,只能默默地感叹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