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 秋声仿竹山

远雁悲鸣,哀蝉暗咽,销魂齐作秋声。画角城头,斜阳冷带鸦声。怕听荒村落叶,近黄昏、古寺钟声。长亭外,有粘天衰草,响送车声。
漫向门前问卜,但计程窗下,敲断钗声。檐铁铮琮,小楼前后风声。邻家又催刀尺,捣寒衣、一片砧声。黄花瘦,卷帘人、微褪钏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声声慢·秋声仿竹山》是清代诗人赵我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远雁悲鸣,哀蝉暗咽,销魂齐作秋声。画角城头,斜阳冷带鸦声。怕听荒村落叶,近黄昏、古寺钟声。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的凄美与萧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哲理和自然规律的深层次思考。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采用了“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远雁悲鸣、哀蝉暗咽等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忧郁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绪和对秋天的深深眷恋。而画角城头的斜阳和荒村落叶的描写,更增添了一份荒凉和孤独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从主题思想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的感叹。诗人通过秋声、画角、斜阳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而“怕听荒村落叶,近黄昏、古寺钟声”一句,更是将这种感慨推向了高潮,使人不禁陷入对生命意义的深思之中。

从语言风格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形容词和动词,如“惨惨凄凄”、“萧萧飒飒”、“飞来何处秋声”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十分独特和新颖,如“画角城头”、“荒村落叶”等,都为诗歌增添了不少的艺术色彩和审美价值。

《声声慢·秋声仿竹山》不仅在艺术表现上独具匠心,而且在情感表达上也深刻动人。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