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齐云洞天

壁立峰千仞,云开石径斜。
树身无岁月,人影带烟霞。
耳目违尘事,仙凡自一家。
前踪犹可问,香饭等胡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齐云洞天》是清代诗人蔡启僔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远的意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追求高洁人格的精神向往。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壁立峰千仞,云开石径斜。
树身无岁月,人影带烟霞。
耳目违尘事,仙凡自一家。
前踪犹可问,香饭等胡麻。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临齐云洞天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中“壁立峰千仞”,形容山峰陡峭,如壁立千仞,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雄伟壮观;“云开石径斜”,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石径曲折蜿蜒的景象,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从文学手法上分析,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写景抒情的方式。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细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的“耳”与“目”分别代表感官体验,暗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强调了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用词精炼,富有音乐美。例如“树身无岁月,人影带烟霞”,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时间停滞的画面。这种写法不仅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景物的美,还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诗人通过登临高峰,寻求心灵的归宿。诗中的“前踪犹可问,香饭等胡麻”,表达了对古人踪迹的追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一种返璞归真、超脱物欲的哲学思想。

《登齐云洞天》作为一首古典诗歌,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情感抒发,这首诗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审视生活、审视自我、寻找内心平静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