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远

白鸥唤我,看一抹湖光如炼。正雪意横空,云容欲冻,冷赋梅花铁研。烽火西南何时息,忽忆得、甘泉传箭。自起舞,船头朔风怒吼,碧琉璃卷。
游倦。叹十年心事,商量都遍。恁荡入波心,钓舟一叶,湖水湖烟。不辨前度溪山,数峰夕照古字,曾扪苍藓。无限幽思,茫茫九点黛螺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天远》是黄人于1873年创作的一首词,该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从文学作品介绍、创作背景以及文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 文学作品介绍
  • 作者简介:黄人(1866-1913),字慕庵,号摩西,江苏常熟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词人,还著有《中国文学史》《摩西词》《摩西遗稿》等著作。
  • 作品特点:《水天远·顺风归舟出杨公塘》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首词以描绘江水与山色、舟行之景为主,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情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1. 创作背景
  • 历史背景:黄人生活在清末民初,这个时期社会动荡,文化思想活跃,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为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水天远》的创作正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转型期。
  • 个人经历:黄人的一生经历了从青年时期的留学美国,到中年时期的归国执教和创作,他的生活经历丰富而独特,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使得《水天远》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黄人一生哲学思想和文化观念的体现。
  1. 文学价值
  • 艺术成就:《水天远》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江南水乡的柔美,又有大自然的壮阔,体现了黄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超的文学技巧。
  • 思想内涵:作为一首词作,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山水、舟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向往,这种深层次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探索使其成为了不朽的艺术珍品。

《水天远》不仅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黄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汇影响下现代诗歌创作的大门。

相关推荐